你将学到什么
1.掌握《世说新语》36门基本内容与思想精华。
2.学会从“义理”角度分析《世说新语》人物、事件、现象的国学思维方法,形成自己的国学价值理念与思维智慧。
3.掌握“为政、管理、学问、养生、交友、处世、解困、求师、识人、修身、才艺”之道的国学理念与应用方法。
4.学以致用,形成自我的国学观。
课程概况
针对当前高等院校本科生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长于科学知识技能学习与训练而在为人处世方面感性与理性经验明显不足的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状况,本课程从南朝(宋)刘义庆编纂的《世说新语》所包含的“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36门总计1130则作品中,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从1为政之道、2官声之道、3取财之道、4管理之道、5文化之道、6解困之道、7职场之道、8学问之道、9读书之道、10师徒之道、11求师之道、12识人用才之道、13言语之道、14养生之道、15卫生之道、16敬畏之道、17择友之道、18孝顺之道、19交际之道、20饮酒之道、21才艺之道、22处世之道、23教育之道、24治家之道等24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高校本科生国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与实践意义,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国学基本知识,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讲者从《世说新语》所包含的丰富的国学“义理”的角度来深入浅出、生动风趣地剖析《世说新语》人物故事所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理论联系实际地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人才学、交际学等深刻史料中,挖掘其隐示的先秦诸子百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借对《世说新语》的深入导读与细致研讨,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事物与当下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沟通能力,丰富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进而掌握国学基本知识,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提高国学理论与实践素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国学经典概述
1.国学简介
2.国学概念的产生与演变
3.《世说新语》的作者与成书简介
第二章 《世说新语》的内容
1.本课的学习方法
2.《世说新语》的笔法和经典故事
第三章 《世说新语》的价值、影响和特点
1.《世说新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世说新语》的影响
3.《世说新语》的特点
第四章 为政之道
1.礼贤下士,民本思想:陈蕃赴任的故事
2.忠孝守信,奉公守法:陈寔惩吏
3. 守信行义,以德报怨:山涛之贤
4. 施不求报,以德报怨:王导引发的悲剧
5.官声之道:王导的故事
6. 取财之道:吝啬鬼王戎的财物观
第五章 管理之道
1.慈不掌兵:桓温黜兵
2.宽不为师:桓温免将
3. 文明教化:郑玄教婢
第六章 危机公关之道
1.化解之道:贺循如何处理违建和上访
2.辟谣之道
3.解困之道 :《世说》里的《三国》权谋
4.消丑之道 :贾充消解家丑的故事
第七章 职场之道
1. 东方朔救汉武帝乳娘的智慧
2. 杨脩和曹操智力竞赛的悲喜剧
第八章 问学求师之道
1.学问之道
2.读书之道
3.师徒之道:马融和郑玄的故事
4.求师之道:陶侃的故事之一
第九章 识人之道
1. 识人用材1:陶侃的故事之二
2. 识人用材2:裴潜论刘备的才能与使用
第十章 言语之道
1.慎言
2.善用比喻
3.借题发挥
4.察言观色
第十一章 生命之道
1.养生之道:卫玠之死的悲剧探源
2. 卫生之道 :张翰的故事
3. 敬畏之道 :钟会兄弟见曹丕的故事
第十二章 交友之道
1. 荀巨伯看望病友
2. 管宁和华歆割席分坐
第十三章 修身之道
1.孝顺之道
2.待客之道
3.饮酒之道
4.才艺之道
第十四章 处世之道
1.不忍之祸:王羲之的悲剧
2. 顺其自然:庾翼的豁达
面向人群
大中专学生、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机关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国学爱好者
证书或学分
总成绩达到60-84分为合格,颁发证书;达到85分以上者为优秀,颁发优秀证书。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丁玉柱 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常见问题
选修本课同学须准备《世说新语》原著或参考本人的《<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一书,以满足对原著原文的基本阅读。
须先收看课程视频,再做相关测试题。
每周应保证足够的观看视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