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况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课程于1960年在我国率先创办。我校药物分析教学团队率先编著,并一直主编《药物分析》国家级规划教材;“药物分析”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8)、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0)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
药物分析MOOC是在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适应国际药学教育发展的理念和趋势建设的。课程建设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针对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构建了“基础知识—专业能力—高级应用”三个相互衔接又不断递进的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1-8部分)涵盖了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体内分析等内容,打破了多门课程独立开设的模式,避免了重复。各类药物的质量分析构成了“专业能力”模块的主要内容(9-11部分)。随着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生物医学检测、安全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的相关知识已经成为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这些知识点构成了 “高级应用”模块(12-15部分)的主体。
本课程建设得到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的资助,并获得中国药科大学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的大力支持,专此致谢!
课程大纲
1 药品标准与药典
1.1药品标准
1.2药典与ICH
2 药品检验
2.1药品检验程序和要求
2.2名词术语
3 物理常数测定法
3.1熔点
3.2比旋度
3.3吸收系数
4 药物的鉴别
4.1化学鉴别法
4.2紫外光谱鉴别法
4.3红外光谱鉴别法
4.4色谱鉴别法
5 药物的杂质检查
5.1杂质来源和分类
5.2杂质限度检查
5.3杂质的检查方法
5.4氯化物,炽灼残渣,重金属
5.5砷
5.6残留溶剂
6 药物的含量测定
6.1容量分析法概述
6.2酸碱滴定法与非水溶液滴定法
6.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6.4HPLC和GC法
6.5分析方法验证
7 制剂分析与稳定性研究
7.1制剂分析的特点
7.2溶出度测定
7.3稳定性研究
8 体内药物分析
8.1体内药物分析概述
8.2常用体内样品的制备与贮藏
8.3体内样品预处理--蛋白沉淀法和液液萃取法
8.4体内样品预处理--固相萃取法及其他方法
8.5体内样品分析方法与方法验证
9 化学药物与抗生素分析
9.1阿司匹林及其制剂
9.2苯巴比妥及其制剂
9.3盐酸普鲁卡因及其制剂
9.4磺胺甲噁唑及其制剂
9.5地西泮及其制剂
9.6麻黄碱及其制剂
9.7醋酸地塞米松及其制剂
9.8维生素C及其制剂
9.9抗生素及其分析简介
9.10青霉素钠/钾及其制剂
9.11硫酸庆大霉素及其制剂
10 中药分析
10.1中药分析特点
10.2中药的真伪鉴别
10.3中药的检查项目
10.4中药的含量测定
11 生物制品分析
11.1生物制品概述
11.2生物制品的分析程序
11.3生物制品的分析方法--电泳法和酶法
11.4生物制品的分析方法--免疫法
12 药物临床检测
12.1临床试验分析实验室管理
12.2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12.3治疗药物监测
13 药物相互作用
13.1药物相互作用简介
13.2药物代谢酶
13.3代谢相关药物相互作用及其评价
13.4药物转运体
13.5药物转运体相关药物相互作用及其评价
14 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多态性检测技术
14.1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14.2核酸侵入技术
14.3生物质谱技术
14.4基因芯片技术
14.5基于生物发光技术的焦测序检测法
14.6新一代大规模测序技术
15 基因导向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临床实践
15.1抗凝药物华法林的个体化给药临床实践
15.2抗凝药物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给药临床实践
15.3嘌呤类药物的个体化给药临床实践
15.4幽门螺杆菌型胃溃疡的个体化给药临床实践
面向人群
药学、药物分析、临床药学等相关专业在校生或从业人员
预备知识
掌握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的基础知识。
证书或学分
1.单元测试:每知识点均有单元测验(20%)与单元作业(30%),加深学生对章节内容的理解,占总成绩的50%。
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课程总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可申请课程认证证书。
参考资料
刘文英.药物分析.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杭太俊.药物分析.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柳文媛.药物分析进展.江苏科技出版社,2008
周国华,宋沁馨,等.SNP 检测技术与个体化药物治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