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教育偏爱功利的大环境下,没有学分和证书缺乏认可是制约MOOC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得MOOC长期徘徊于文中所提的“支流’中,选修MOOC成了学生脱离学校之外自己的事。如果线上线下能良好对接,各学校之间打破学分互认的壁垒,想必MOOC会发展的更快。有了网络,世界是平的,有了MOOC,学校也将是平的。——编者按
记者:王铁军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第11期
广东省教育厅于10月中下旬发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鼓励大学将MOOC引入日常教学,接受外校或网上的MOOC课程作为有学分的通选课。根据《意见》内容,未来广东的大学将推行“完全学分制”,学生通过修满特定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等;广东高校将探索对MOOC等互联网学习平台的运用,推进师资、课程的共享与学分互认。《意见》以及随后广东围绕这份文件开展的一系列实际改革行动,在社会各界引发了一致好评。
引领代替插手 彰显政府智慧
广东省教育厅这次的“MOOC入学分”计划,并未由政府直接插手高等教育改革,而只是通过“意见”, 引领广东省的高等教育引入MOOC活水,此举本身显得意味深长。或许是广东省教育厅决心按照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思路和要求,建立现代政府管理模式,改政府包揽一切并亲自参与高校运作的传统做法,变为重在政策引导、建立标准、监督执行吧。
虽然现在社会公众都希望看到高等教育领域出现明显有效的改革举措,但广东省这种大胆而又谨慎、积极而又稳妥的做法,还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事实上,这次以“意见”引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亮点不少,冲击力也一点都不小,足以满足社会公众近期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期待。
现实中,多年以来,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不满已经累积到了一定程度,这一点,教育部门是十分清楚的。改革是为了缓和矛盾、促进发展。若是将传统高校内的教学视为“主流”,MOOC之类的形式无疑就是“支流”。过去,“体制内”的各种改革,基本都是集中于主流开展,支流再热闹,依体制内的眼光看来,也构不成主要矛盾,摆不上制度的台面。但是本次广东围绕“完全学分制”进行的改革,实际是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表态,改变思路,承认支流与主流具备同等价值,将两者摆在体制内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次改革本身在全国尚属首次,而其背后的这种理念或思维方式,在全国虽不能说是首次展现,却也难能可贵,至少在教育领域是开了风气之先。
MOOC入体制 应形势、顺民心
目前,广东省内高校已经逐步开始了“完全学分制”的改革,部分高校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并付诸实施,开始引MOOC入学分,行动之迅速,几与《意见》的出台同步。有消息称,目前已经被引入高校日常教学的MOOC,并非指国外的Cousera或者edX这类平台上的资源,而是来自广东省有关部门自己建立的MOOC网站,或是由政府部门选一些课程发放给学校,各学校挂在自己的网站上。至于网站的体验,也并不太好。饶是如此,高校日常教学中引入的这些新空气,也让广东高校的部分学生感到新奇与兴奋。据说,该省某高校的必修课内列入了一门名为《军事理论》的网络课程,课程给学生发了份卷子,第一题就是:作为大学生,你们如何看待南海问题?这样的题目,令学生们大赞不已。
广东向来是我国改革的桥头堡,这次先于全国提出高校引MOOC入学分,又一次展现了其改革的底气和开放思维。而各高校配合《意见》的实施行动之迅速,以及社会各界对本次改革的好评之一致,充分表明,这一改革是应形势、顺民心的,甚至有理由认为,广东的改革先锋们早已为此作好了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意见》的出台只是将一切明朗化、正规化而已。
不过,改革总是在运动中不断推进的。这项政策若要进一步向社会大众扩大推广,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学分银行、教育立交桥等“老话题”。而我国的学分银行、教育立交桥等顶层设计的思路、架构、标准等尚需要各个教育机构和行业取得共识,并对方案进行试点并逐步推进。而另一方面,大部分公众只知道现在的国内高等教育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但实际上并不清楚到底需要引进什么、改进什么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现状。在这个层面上,记者认为,“全面学分制”与“MOOC计学分”的搭配,一旦宣传开来,将直接启发公众对高等教育体制和自身真实需求的理解,明白其中具体缺失的元素和结构,从而引领社会的力量,敦促、推动学分银行制度与教育立交桥设计的早日实施和投入运转。
事实上,已经有舆论认为,北京、上海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大都市也应该尽快推进相似的改革探索,促进高校积极参与MOOC,尽快实现学分互认。
MOOC入学分是更实在的教育公平
更重要的是,广东省教育部门“新政”接受MOOC学分,还响应了人们对教育人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来说也是对教育自由、教育公平呼声的回应。虽然“学MOOC、算学分”的政策暂时只是针对在校学生,校外自由学习者仍然无权享受这一福祉,在短期内也不大可能实现全社会覆盖,但仍然不失为一项仁政。在它之前,上海、北京等地部分高校也曾基于同样的考虑,联合进行过“学分互通”尝试,但此事还只在数所大学、数个地区范围内探索和试验,还缺少更有力的成效。——这也从侧面证明,在国内进行教育改革尝试,仅靠学校自身推动是不够的,政府力量是最大的支持和推动力量。
同时公众很少意识到,我们对“学历含金量”的判断,事实上有两个尺度。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我们会更在意人才本身的素质。所谓现代大学生素质普遍不如几十年前的高中生的评价,就是在这个尺度下作出的评价。但在“当前”的短尺度上,我们内心回响着的含金量,其实是“好学校”、“好老师”的代名词;学生与家长们所期待的,其实并非教育本身合格或优质与否,而是它的“标签”是否比别人更稀缺。
扪心自问,我们在为自己或自己的孩子选择学校、专业、老师时,考虑更多的,是教学活动开展得如何,还是它们的品牌、知名度、排名等?就如同考试一般,我们在现实中所真正看重的,永远不是某人题答得巧、答得妙,而是他在排名中的位置。这反映出了社会对教育的矛盾心态。
其实,这种矛盾心态所反映的,是普通大众在越来越大的求职、发展压力下的无奈,在本质上,它反映了公众对教育公平越来越强烈的渴求,而这种公平更多的是机会均等,而非单纯的课件资源开放。
在这个意义上,广东率先引校外课程及MOOC入学分,并在省内高校推行全面学分制,意味着给予在校生及社会上的普通学习者兑换更“稀缺”学历的权利,同时,使他们可以兼顾学历要求与学习的自由。这是比单纯对外开放课件资源更大、更实在的提升教育公平之举。
MOOC入学分 恐造就大学寡头
长远来看,大学学分“入口”开放,外校课程资源也可以计学分,此策还可能会对传统大学间的秩序造成震动。
整个社会生活正被各种网络越来越全面深入地渗透并重新组织起来,社会的联通性极大增强,社会生活趋于全面扁平化。按照常理,这一趋势的结果,不会是百花齐放,而是会造就更加集中也更加强大的寡头。这一定律,在历史上早已被法国大革命所证明,而在过去两三年间,又再次被电商的寡头化证明。
由于好的MOOC资源最初即是来自著名学校,这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一种传统,在学习者们心中,MOOC这个名字其实是带上了某种隐喻的,即“来自更好的大学、更好的老师的教育资源”,这在事实上进一步强化了学习者对“好大学”、“好老师”的向往,同时对比之下,也进一步减弱了学习者对一般大学的兴趣。
由此看广东省教育厅新政,MOOC学习成绩被引入大学学分,其未来的影响恐怕会出乎很多人的想象。如果这一政策被学习、推广,令学习者及其家庭对“一般的大学”进一步失去兴趣,恐怕会导致国内很多本就生存艰难的学校雪上加霜,甚至可能有部分二三流传统大学被迫转型、兼并。很可能,活下来的二三流传统大学中,会有相当一部分逐步蜕变为一流大学的代理机构;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兼代理一流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便如国内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过程中的那些校外学习中心一般。
纵使有一流大学主动对二三流大学进行扶持,例如帮助后者建设MOOC课程体系、帮助它们扶植自己的明星教师、与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学分互认等等,但在师资、设备、文化传统、知名度积累等方面,一般大学始终无法与名牌大学比肩。因此,优质资源的开放可能导致高校格局的变化,普通大学或将成为名牌大学的招生、辅助教学、学生管理等的代理机构,出现这样的情景并非不可能,甚至这一天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加快速。
不过,改革会改变旧秩序,也会创造新机遇、新空间。无论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还是未来的新形势下,相信不同的大学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生存发展空间,这一点,已经在电大系统的改革与转型潮流中得到了印证。无论如何,基于以上预期,对于那些并非一流的普通大学来说,办好自己的特色专业,确定自己在区域和层级教育中的定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