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杨佳娴,她是作家,也是诗人,还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助理教授,但她最被熟悉的身份还是《细读张爱玲》MOOC的负责人。作为中国大学MOOC上首批上线的台湾清华慕课中的唯一一门文学课程,《细读张爱玲》开课短短十周就吸引6万多用户选课,再加上新开的红楼梦MOOC,可以说,她带给大家的是文学的盛宴,而中M君想要告诉你的是,她是怎样开始做MOOC的,作为老师她又是怎样看待MOOC的以及对于MOOC的未来她又有怎样的期许。
今年3月11日晚八点,我们(中国大学MOOC)邀请到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杨佳娴老师与读者们进行了一场关于张爱玲的文学与人生的直播讨论,我们现将许多精彩的讨论摘抄如下,以飨读者。
张爱玲:女性/女权意识
@Felix’Fine:张爱玲的故事中的女人,在我看来都是十分可怜的,或是作为男人的附庸,或是以嫁一个“好”男人为目标,无形中给人一种压抑的氛围。几十年过去了,这样的现象还存在着,但现在世界上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女权运动,请问杨老师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另外,在新时期,如何能成为新时期的女性?
@杨佳娴:女权运动晚清就已经有了,在张爱玲的时代当然也有。和张爱玲同一时期、也在上海的关露编辑的《女声》杂志裡对于女性职业、女性独立的提倡,可能比较靠近我们一般认知的女权运动。不过,张爱玲对于女性处境很敏感,但可能不属于标准的女权主义者,她不是要以文学来「提倡」什么,而是想以文学表现她看到的人生。另外,在〈公寓生活记趣〉里,张爱玲曾说同样劝男人也该到厨房看看,就这一点,算是有那么一点性别平等的意味吧?至于我自己,是支持女权运动的,不过当前女权运动也有许多分支和发展,标准也各式各样,女性在社会上仍然必须被以外貌、身材、嫁怎样的丈夫等等来评断,表示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呢。
@遇见:想问老师,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如何?
@杨佳娴:我认为张爱玲女性意识很强,但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那种。主要是她对于女性的社会处境有相当敏感的认识。我认为她并不赞成女性总是以婚姻来评判自己的价值,可是在社会上就是如此,因此她在小说里就这样呈现了,并且加上她自身极为一针见血的评论。另外,也建议可以读张爱玲《少年同学都不贱》,里头曾提到,那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当然,未必要把小说里人物的意见等同于作者意见,但是综合张爱玲的所有作品来看,她显然是相当哀怜女性必须以婚姻的好坏来标示自身价格的社会现况。
@遇见。:张爱玲既然女性意识强,女性意识敏锐。一般她的小说中描写是直白描写当时的社会现状吗? 为什么不写一个美好的结局,写一个突破旧时代旧观念的完全新时代女性来指导当时的女性呢?
@杨佳娴:给「愿景」不是张爱玲式的小说会出现的东西。她要是这样写就不是张爱玲啦。就算揭开阴翳,她揭开的方式也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呢。我倒不觉得她有多直白,还是很多人以为白流苏与范柳原是浪漫爱呢,可见她还是满迂迴的。
说说作品背后的张爱玲
@22岁财务管理专业小婕: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最终和范柳原结婚,因为战争这个契机,从某种方面看能说因为战争让他们感到对方在自己的生命中不可缺少吗? 不过感觉在结尾的时候,并不是结婚的喜悦。张爱玲的小说里很少有这样的结尾,总是以人物悲剧的收场,为何倾城之恋的结局圆满,从哪些地方又隐约表现了其实悲观的心态呢?
@杨佳娴:哇,这问题简直像是考研一样啊。战争确实是个契机,让范柳原下定决心结婚(身边有温暖),也让白流苏得到她想要的金饭碗。也许对张爱玲来说,婚恋背后的种种计算与命运的播弄,是她更感兴趣的事情,也是她认为更靠近人生味的。想看快乐的结局,其他作品中已经不少了,也不需要在张爱玲这里找寻。
@soul:想问问老师对《十八春》《半生缘》结尾修改的看法?
@杨佳娴:我自己当然是喜欢《半生缘》,觉得更有悠长而惆怅的人生意味。张爱玲最好的作品里都可以看到这种意味,甚至在她努力要靠近通俗小说的比如《多少恨》这样的作品里,也可以看到她写出那种惆怅邈远的情韵。再者,过度乐观或者将文学工具化,我个人是比较排斥的。我想《半生缘》也比较符合张爱玲本人的文学观。
@小婕:张爱玲的散文<中国的日夜>中,写到她真快乐走到中国的太阳底下,结尾又说嘈嘈的烦冤的人声下沉,沉到底,中国,沉到底。感觉是一种对中国当时的现状不满意。怎么理解这种矛盾,为什么要说我们人民是补丁的呢?补又是有什么含义呢?
@杨佳娴:补丁我想不是负面或批评,当时辽阔的中国确实很多人民身上还是补钉衣服没错呀,更何况我们的远古传说一来就是补天,「补」似乎是个重要的动作呢。而〈中国的日夜〉里的诗,我建议可以和这篇文章倒数第二段的最后几行一起看,就是「我真快乐我是走在中国的太阳底下」到「总之,到底是中国」这一小段。连起来看就会发现,诗里的「到底」,一方面是哀怜那些受苦的中国人民,另一方面,则是「到底是中国」,是对于中国的眷恋。
@soul:如何看周芬伶《 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还有“艳异”二字何解?
@杨佳娴:周芬伶教授研究张爱玲多年,她自己也是很好的散文家、小说家,该书自然有她自成一套的看法。不过,「艳异」二字下得好,张爱玲早年文字确实是艳,这一点殆无疑义,而「异」,我想是异于她的时代,也异于之前之后的时代,也异于其他女作家。
从张爱玲谈读书与写作
@小婕:请问老师觉得文坛中有哪一些作家的文笔是受到张爱玲影响的?
@杨佳娴:文笔受张爱玲影响的,可能港台还是明显一些。比如亦舒,琼瑶,顾肇森,白先勇,施叔青等等。另外,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对此有一些论述,网上应该也可以找到。
@Felix’Fine.:关于阅读,我认为阅读分为两种,一种为消遣式的阅读,纯为感官享受;另一种为欣赏式的阅读。要做到后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停的练习,我在练习第二种阅读的时候面临一种情况,就是质与量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请问杨老师有什么建议么?
@杨佳娴:我同意有这两种阅读,我两种阅读都进行,以第一种调节第二种,当作放松。你说的质与量,是说像经典作品密度高,所以没办法读多吗?那是很正常的。其实我觉得读通经典受用无穷,少即是多。但是有些经典在某些年纪大概读不大懂,我觉得也无妨,带着敬慕心常常翻阅,放在心上,时候到了,自然进得去。比如我读《红楼梦》就挺晚的,但好处是做好准备了,一读就进去了。
@小婕:老师在刚才的回答中说自己读红楼梦很晚,但是做好准备一读就进去了,请问老师做了哪些准备啊?学生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完整读完,太难懂了。
@杨佳娴:做好人生的准备,也做好文学上的准备。没做好准备前,大概就以为那是个三角恋爱故事吧。但是人生体验多了,就能看出《红楼梦》里各种层面的角力与心机,文学体验多了,也就能读出宝玉黛玉的缠绵有多细致,阅读乐趣当然就提高了。
从张爱玲到《红楼梦》
@匿名:红楼梦魇晦涩难懂,请问此书表达了张怎样的红学观点?
@杨佳娴:张爱玲自认属于红楼梦一脉中国写实的传统。她比较信任曹雪芹的本意应该是要写出人生深沉的无奈,而非浪漫,在她看来,现在的大红袈裟大雪中一僧一道挟持而去,就太超脱、太浪漫了。如果觉得《红楼梦魇》太难,可以先看看她怎么谈《海上花》,以及她回忆胡适时也谈到了一些看法,都是相通的。
@a⃓b⃓c⃓d⃓:张爱玲曾说“三恨红楼梦未完”可见他对红楼梦的喜爱 她的哪些作品深受影响?她的文笔受到了曹雪芹怎样的影响 您怎样看?
@杨佳娴:我自己倒不单单从「哪些作品受影响」来看,我想《红楼梦》对张爱玲来说应该就是她自认继承的古典写实传统中最为杰出的一部,而她又熟读,熟读到生出考证兴趣来,因此大概是渗入她创作的血肉中了。在谈到个人创作观时,张爱玲也屡屡以《红楼梦》前八十回来为自己张目,说明读者喜欢的未必是秽亵的故事,而是感伤温婉,同时,写出致密生活质地比拟定主题、创造戏剧化情节,要来得重要。
@槑槑:看红楼梦可以说诗歌这部分真的太重要了,想老师谈谈在文学分析中怎么把握或者平衡『诗歌如何去体现作者的构想』 而 『又不去过度解读』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杨佳娴:我自己的想法是,曹雪芹在替小说里每个人拟定诗作时,是将这些诗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来制作的,照顾到了角色们不同的个性,有些诗作甚至暗示了他们的关怀、境遇、命运。因此,解读这些诗,也需要放进整个小说脉络里来理解。只要能想到这点,我想是不至于过度解释的。
MOOC与文学
@中M君:当这门课作为Mooc在中文圈中流行的时候,您也从一个被很多人熟知的台湾女诗人,转变成被更多人所熟知的mooc老师,您为什么要做Mooc?您认为做mooc老师是否有给你带来什么改变?
@杨佳娴:唉呀,连我写诗这事情也注意到了!其实最早我想开的mooc是「台湾现代诗」,几经考虑才改成「细读张爱玲」。
清华大学一开始做mooc课程时,绝大多数都是与数理工生物领域相关,这也符和一般人对清华的感觉。不过,清大其实拥有相当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师资与自由学风,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事情了。现在很幸运也成为清华一员,当学校来问我愿不愿意拍mooc时,我很快就答应了,希望能当作一个微小的起点,让其他人有兴趣更进一步探索清华在人文领域的表现。
我认为mooc在人文领域特别适合使用在入门性的通识课程上,能够让更多人体会文学文化的乐趣。
@中M君:制作这门mooc您花了多长时间?录制团队有多少人配合?这个团队是怎样组成的?您在其中除了做主讲老师外,还参与了什么工作吗?
@杨佳娴:设计主题、确认内容、录制、讨论题库以及录制、剪接等等,整体花了不少时间,至少有七、八个人投入其中,非常谢谢大家。特别是担任助教的几位同学,本来就是我的学生,一起努力的过程特别愉快。
我主要担任主题设计、内容编排、主讲以及与助教们一起脑力激荡讨论题目。
还有一个对我特别困难的是,我在台湾早有几次上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的经验,可是我非常害怕看到自己的动态影像、听到自己的录音,怕到假如突然看到会立刻逃走的地步。因此,剪接好的影片我自己几乎是不看的。我想,主要是要让学生看的,助教们也是我的学生,他们认证通过,那就没问题。
@中M君:您现在是否还在进行线下课堂的授课?mooc与在大学课堂授课相比,除了形式之外,在内容上也会有不同吗?
@杨佳娴:我主要还是线下课堂上课,事实上我自己是特别喜欢与同学相处、在课堂上目光相触的感觉,尤其当学生被课程内容打动时,眼睛里散发出光辉、神情专注的模样,对于教学者来说真是莫大鼓励。
不过,mooc虽然看不到学生们,通过特别活跃丰富的讨论区,也能稍微领略一下大家观课的看法。电子时代就是让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平易,mooc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我的意义和课堂上课是不同的。
张爱玲这门课,我在大学本科里是开设三学分课程,内容更多,会涉及张爱玲中年之后作品。不过,各位点选「细读张爱玲」mooc的同学们,没听到那些内容没关系,重点是你被引发了兴趣,后面完全可以自习,可以读出「专属于自己的张爱玲」。经典阅读必须与自我生命产生火花、融入自己血肉,才更有意义。
@中M君:就您来看,在台湾,通用的人文类的mooc课程在所有mooc里面是否更易受学生欢迎?
@杨佳娴:我想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点选人更多的应该是商管类课程,有些人不认为自己需要文学,但是财务管理、投资的知识,大概现在没什么人觉得自己不需要吧(哎,我在这方面就比较无知一点,也该来点选相关mooc课程了)。
@中M君:简要谈一下您所看到的台湾moocs(磨课师)的现状?以及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是怎样开展moocs相关工作的?
@杨佳娴:我觉得自己没什么资格去描述台湾moocs整体现状,自认为了解不够多。不过,就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来说,这方面工作由「教学发展中心」来统筹,瞄准的对象则是校内教学较有口碑、领域能够凸显特色的老师们,再由该中心主任亲自一一拜访、说服(其实是威胁+利诱)(笑)。我想答应录制课程的教师,多半对于教育的普及有一份热情。不知道大陆的mooc产生的过程是不是一样的?
@中M君:课程上线之后,您还会花多少时间在这门课的讨论区及作业批改等后期工作上?
@杨佳娴:由于修课学生众多,去年第一次开课时曾经尝试部份作业由我和助教们共同批改,后来发现极为耗神耗时,且现在这次开课点选人数又更多了,而助教人数和我一起,其实无法应付人工批改。所以就决定全部在线互评,但是我和助教多多上讨论区和大家互动,作为弥补。当然,这也跟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办法以单纯的对错来审视作业有关。
@中M君:开课之后从各种学生的反馈中,您是否有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反馈?这是否是mooc带来的好处之一?还有哪些好处?
@杨佳娴:有的,看讨论区很有乐趣,可以看出大家多半关注哪个面向,比如张爱玲小说里呈现出来的人性阴影以及「女结婚员」的婚姻问题,是热门讨论议题。还有一些同学将张与红楼梦、与萧红相比等等也很不错。另外也看到一些同学别具只眼,能提出我本来没想过的解读,受益良多。我想这确实是mooc的好处。张爱玲在大陆的各种版本文学史中,过去完全不见,近年来逐渐出现踪影,也显示出她在大陆的评价随着社会文化改变而有所异动;这门课程能得到大家关注,我想也跟这种气氛的变动有关系。所以,这不单单是开课、师生讨论而已,在里头也能观察出一些具体而微的文化脉动呢。
@中M君:数字时代您是否感受到大学文学课堂越来越留不住学生?将文学课程做成Mooc,让学生接触来自世界各地中华圈的“同学”,是否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文学课程的关注度?
@杨佳娴:事实上,就像纸本书到底会不会被电子书、网络阅读取代的讨论一样,我一直认为纸本书具有不可磨灭、替代的优点与乐趣,因此,未来应该会是并存,而非谁彻底取代谁。教学也是一样。Mooc课程带来传统课堂教学没有的好处,更广泛,更普及,更能感受一个大的讨论社群,不过,课堂实际互动的好处、教室的氛围、在有限人数内学生与教师能有更深入的讨论等,这方面也还是课堂教学的优点。我认为这两者是互补的,mooc惠我亦惠人良多,但是我仍然愿意同时继续课堂的授课。
@中M君:您如何看到MOOC的未来?您对MOOC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杨佳娴:由于电子信息流通的成本越来越低,通过适当的援助与配套措施,mooc课程也许也可以是向边缘、弱势族群进行教育普及工作的利器。
相关课程
《细读张爱玲》(暂无开课)
《大观与微观:红楼梦》(4月25日开课)
感谢中国大学MOOC供稿,来源:http://www.icourse163.org/topics/yangjiaxian_article3